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党建活动 昌华风采

首页   > 新闻资讯  > 公司新闻  >  传递正能量,传承中华美德——记昌华电气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

传递正能量,传承中华美德——记昌华电气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

2021-06-04 阅读 426
       在陈建华的人生格言里,我们听到太多熟悉却不常念叨的字眼,它们被传唱了几千年,它们有些被渐渐遗忘,但它们从未远离;它们唤醒了我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向往和亲切感;它们让我们对生活的艰辛和成长的收获深怀感激;它们让我们更接近寻找幸福和成功的路径……陈总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,将它们传承下去;他也正在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中,传递着这个时代需要的正能量。
       【忠诚于国家——“人必须要爱国!”】
       陈建华是在20岁那年拖家带口来到武汉的,谈起往事,他首先感谢的就是国家,他说“没有国家改革政策,我不可能来到湖北,来带武汉,不可能有今天的昌华电气。从温州到武汉,这在我的父辈那时候是难以实现的!”所以陈总闲谈之中也总是不忘感激国家,并提倡要忠于我们的祖国,有国才有家,人必须要爱国。
       当陈建华熬过走街串巷卖小零件和批发兼零售的小门面时光,终于在江夏区政府的支持下,初在岱家山街开起自己的电器工厂的时候,他就把厂取名为“昌华”,意为“昌盛中华”!
       【百善孝为先——“社会的养育之恩呢?”】
       陈建华是个孝子,也是家里的长子,小时候家里条件差,孩子又多,父母亲养育他们很不容易,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,陈建华作为老大,每每带头给老母亲送钱送物,陪母亲出国旅游,弟弟妹妹们看在眼里,自然也会身体力行的去做,这个“带头”的作用,陈总认为,拿到社会上也是行得通。
       他坦言,现在社会在发展,文化层次也越来越高,现代人的孝道却做的越来越不好,昌华每年资助的长江职业学院“感动校园”奖学金,便是鼓励孝顺的孩子,鼓励有德行的孩子,包括孝顺父母,勤劳,勤奋,节俭,进取等等散发正能量的孩子,以此带动整个社会行孝崇德的风气。
       陈总说,“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,我们要孝顺,要回报,那社会对我们有恩怎么办呢?”
       【饮水思源,知恩图报——“我感谢国家,感谢湖北,感谢政府,感谢竞争对手……”】
陈总是个知恩图报的人,他从温州过来武汉,白手起家,对自己一路走来的各种人事物,政策支持,都满怀感激。他反复说,“是湖北这片土地再一次养育了我,我要回馈社会,回馈给湖北。”
       2008年四川地震时期,陈建华先后组织昌华上下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捐助行动,当他从电视上看到地震的情况,他的心都揪起来了,马上组织昌华全体员工从外面收购开关、变压器,鼓励车间工人连夜加班一个星期,赶工制造出来一批灾区急需的电气设备,价值140万元的8台箱变装满五辆大卡车,他亲自带车队5月24日出发,5月28日便到达双流机场,交付给相关人员。陈总和车队回到武汉以后,昌华所在的开发区政府也在组织民众和企业募捐,陈总二话没说,又组织全体员工捐出十万多元善款,其中陈总个人八万多。
       自此,陈建华和昌华集团打开了回馈社会的通道,他说“教育是能改变一个国家国力的发展大计,我要尽我的能力支持教育。”
       昌华每年在中国科学研究院武汉教育基地发放“昌华奖学金”。这里都是一批高精尖的孩子,他们大多为研究生、博士,所学和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,都是为国家发展和增强国力而进行的科研项目,陈建华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祖国发展,支持自强不息的中国梦。
       每年昌华还发给长江职业学院的“感动校园”奖学金,这是纯粹的公益行为,陈总说,“我也是穷孩子出身,我的资助如果能让孩子们更多学习机会,那是高兴地事了。同时这些感动校园的孩子,他们的事迹、言行,能给这个社会带来正能量,带来好的风气,这本身就是值得鼓励的。”
       陈总做的每一件事业,从办厂,到奖学金,到扶贫,似乎都是偶然的机缘巧合,就在去年,陈总在革命老区团风县杜皮乡办起一个扶贫项目——九龙湾风景区。当地政府听说陈总乐于公益事业,便带他去贫困县考察,先去了红安县,陈总说我一直鼓励教育,办个学校吧!对方说,不用不用,我还带你去个更贫困的县,后来到了团风县,陈总说,这里的确困难,那就这里办个学校?对方说,不用不用,这里已经有政府捐助的学校了,您真心想帮助我们老百姓,就搞一个扶贫项目吧。
       杜皮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,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建立了“汉流”组织建立了农村基层党组织,建立了抗日武装组织,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。记载有5183人参加不同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,294 名在册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培养和造就了如方毅、刘西尧、张体学、漆少川等老一辈革命家,孕育了县团级以上领导68人。而且杜皮乡自然旅游资源丰富,与武汉市四大风景区之一道观河风景区隔水相望,有著名的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和龙王山避署休闲胜地及大小林场7个,近12个水库在辖区内星罗棋布,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和山水人文景观资源。
       九龙湾风景区位于黄冈市团风县杜皮乡钟岗林场,有着优越的整体项目规划和良好的投资环境。森林植被资源丰富,小气候优势明显,具备天然型的竖向景观层次。目前在建的九龙湾风景区,已引进中科院植物培养技术,种植灵芝等药材和功能性蔬菜。九龙湾项目可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,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,可激活文化旅游发展体制,同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,能有效推进杜皮乡的新农村建设
       陈总一颗回报湖北的心,加上温州人的商业头脑,九龙湾风景区项目建成后,不但会解决老百姓的荷包问题,还能将革命老区的风貌展现给更多后人,当然也能创造可持续的经济效益。
       陈总还感谢他的竞争对手——长兴电气老总,他们是老乡,创业之初,昌华还只能生产电气设备的外壳,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,生产的外壳有时候不合格,但是长兴给昌华机会,允许回厂修改,教给他们技术方面的修正方案,并曾经在昌华资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,陈总说,“虽然现在是竞争对手,但我心里一直记得他给我的恩。”在我们看来,这更是浙江商人立于全国乃至世界不败的黄金品质——团结互助。这也是中华精神文明中,可贵的品质之一。
       【谦虚好学——“学习国外技术。”】
温州是个资源贫瘠的地方,很多温州人都是赤手空拳走出去,他们的姿态可以放很低,但他们的胸怀很大。随着社会进步,如今的商业发展是需要足够的知识和科技做支撑,陈建华和他的家人也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,在他们家族当中,上一辈人学历不高,但对下一辈人很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科学培养,陈总的晚辈中有6名大学生,2名研究生,和1名博士生。陈总自己也是自学成才,边做事业边不断学习。
       除了他个人,他的企业也是不断学习,不断提升的,昌华集团和武汉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,有长期的互助合作,陈总说“技术跟不上就谈不上发展,我支持搞技术研究的孩子。”昌华每年出一笔数目可观的奖学金,给武大和武科大的学子,支持他们做实验,搞研发;而大学教授和学子会将一部分成熟的专利产品转让给昌华集团,让知识转化为市场经济效益,助昌华在科技含量上更胜一筹。
       如今的昌华电气,已成为在高低压输配电、高压多功能综合电能计量、高压电缆分接、工业过程控制、电能质量管理及高低压母线干线系统、高低压断路器等方面的设备供应商,业务遍及全国各省市,在业内享有声誉。目前年销售额4亿多元。
       经过不断的开发创新,昌华电气建立起了行业领先的产品线,近年来有十项次产品获得国家专利,其中四项产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,六项产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;有九项产品获得低压成套设备CCC认证,七项产品获得低压断路器CCC认证,二项产品获得母线槽CCC认证,二项产品获得箱变CQC标志认证。
       昌华电气还与Schneider  Electric(法国施耐德电气)结成Blokset技术及商务合作伙伴关系、与Siemens(德国西门子)结成SIVACON  8PT技术及商务合同伙伴关系,今年起,瑞士ABB也与昌华结成紧密合作伙伴关系。全面引进全球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、工艺和质量管理理念,将在高端领域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技术、设备和运行支持。
陈总坦言,我们国家,在技术方面还是相对落后的,但是我们有巨大的市场,我们跟国外合作,也是学习人家的专业技术,现在已经有不少专利技术转让给我们。昌华电气未来继续向着技术型企业稳步前进。
       【吃苦耐劳——“那都是我的财富!”】
温州人不怕苦,陈建华13岁便开始外出打工,18岁去河南少林寺学武,20岁赤手空拳来到武汉……一路走来,多少苦难已成往昔,如今企业做大了,陈总仍然保持艰苦岁月的很多作风,闲不住,从来都没有午睡。
       包括办厂之初,他一人兼任厂长、采购、车间主任,推销员还有技术员,有时候资金周转不开,他和家人怎么熬过来的只有他们自己清楚,但陈总笑着说,“很不容易,但那都是我的财富!”
       让我们向吃苦耐劳、勤奋勇敢、团结互助、智慧有德的浙江人,温州人,致敬!
返回顶部